认识中药学

认识中药学

认识中药学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。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,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,文化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。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,使用也最普遍,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”本草”。本草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,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,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,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及至近代,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,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“中药学”。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、采制、性能、功效、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,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认识中药学

中药从被发现到应用,目前中药品种已达12807种,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,药用动物1581种,药用矿物80种。看到如此多的中药,接下我们从四气、五味、归经、升降浮沉、毒性等讲讲中药的作用。

四气(四性)—-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。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,作用相对缓和;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、凉血解毒等作用,能减轻或消除热证;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、补火助阳等作用,能减轻或消除寒证。认识中药学

五味—-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种不同的药味。此外还有淡味、涩味 (淡附于甘  涩附于酸)。辛,能散能行,主发散、行气、行血,多用于外感表证,气血瘀滞,神昏窍闭;副作用,能耗气伤阴,气虚阴虚者慎用。甘,能补、能缓、能和,主补益、缓急止痛、调和药性、多用于虚证,疼痛证、以及调和诸药;副作用,甘补壅滞,甘能助湿中,水肿,湿盛者填用。酸,能收能涩(涩附于酸),主收敛、固涩,多用于体虚滑脱之证;副作用,易恋邪。苦,能泄能燥,主燥湿和泻下–通泄、降泄、清泄,多用于实证,湿证;副作用,苦寒败胃,脾胃虚弱者慎用。化燥伤阴,阴虚者慎用。咸,能软、能下,主软坚散结,泻下通便,多用于治疗瘰疬,痰核,痞块及热结便秘等。淡,能渗能利多用于治疗水肿。

认识中药学

升降浮沉—-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趋向。升即上升,升提举陷,趋向于上;降即下降、降逆,趋向于下;浮即轻浮、发散,趋向于表;沉即沉降,下行、泻利,趋向于里。升浮类药物主向上、向外,有发汗、解表、祛风散邪、催吐等作用。沉降类药物主向下、向内,有降气、平肝潜阳、利尿渗湿、收敛止血等作用。

毒性—-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。广义毒性指药物的偏性。狭义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。大毒一般有砒霜、巴豆、生草乌、生川乌等;有毒一般有半夏、附子、甘遂;小毒有白果、贯众、吴茱萸。认识中药学

配伍—-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,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。配伍形式:七情:单行、相须、相使、相畏、相恶、相反、相杀。单行,应用单味药主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,不需其它药辅助。如独参汤,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。协同作用——相须,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,可增强原有疗效。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;相使,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,一药为主,一药为辅,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。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,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,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。制约作用——相畏,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,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。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,故云半夏畏生姜。相杀,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。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,故习云生姜杀半夏。不良反应——相恶,即两药合用,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原有功效降低,甚至丧失。如人参恶莱菔子,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。相反,即两种药物合用,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。如乌头反半夏、甘草反甘遂等。

认识中药学

入药方法—煎煮,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;解表药、芳香性药宜武火煮沸,文火维持10~15;补益药、矿、贝、骨、甲壳需文火久煎。一剂药一般煎三次,最少煎二次。根据其不同中药药性和其性能煎煮又分为——先煎,有效成份溶解增加,毒性减低;后下,有效成份煎煮时量易挥发、或破坏;包煎,煎者时飘浮,成糊状易粘锅、有毛刺激咽喉;另煎:贵重药材;烊化,胶类药材易粘附锅底熬焦;冲服: 粉末状药材。

认识中药学

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:

一.服药时间

1.一般药物,无论饭前饭后服,但应间隔1小时左右;2.空腹服:峻下逐水药,驱虫药、攻下药;3.饭前服:补虚药及治疗肠胃道疾病药;4.饭后服: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、消食药。5.睡前服:安眠(神)药:睡前30分钟~1小时服,涩精止遗药: 6.不拘时服:急性病

二.服药次数

1.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,分二、三服;2.病情急重,每4小时服一次,昼夜不停;3.发汗药、泻下药,适可而止。4.呕吐病人,小量频服。

三.服药冷热

1.一般汤药宜温服;2.治寒证用热药宜热服;3.治热病用寒药可凉服。